近日,一家以定增业务起家的私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寻求转型,转至其他业务,包括二级市场、新三板市场等。
距离再融资新规正式实施20余日,新规的影响正在慢慢显现。
上海一家专注定增的私募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在定增方面将精选项目、适度参与,同时也将开拓其他新业务。
“具有资金优势、定增配资能力强、研究实力较强的机构会更有竞争力,比如保险、公募、券商资管等。”3月7日,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小型定增机构谋转型
再融资新规之下,定增的折价空间将会进一步缩小,套利空间变窄。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规下的定增已经不存在套利空间。而在套利消失之下,一些规模较小的定增机构受影响最大,或将不得不寻求其他的生存之道。
“小型定增机构不具备资金优势,再融资新规折扣将大幅降低。特别是在优质标的上,拿票的时候就不具备定价权。另外定增项目的减少,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小型定增机构的生存空间。”刘有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定增市场套利机会已经消失。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规模比较小的定增机构来说,新规出来会对我们影响很大。”近日,一家以定增业务起家的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船小好调头,我们规模不大,所以定增做不了我们就转向二级市场、新三板。”上述私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由于再融资新规的限制,部分投资者可能放弃或减少在定增方向的资产配置,而新三板、二级市场等其他领域成为资金的新流向。
私募排排网刘有华表示,再融资新规的事实,新三板市场或将间接受益。“二级市场受限制,资金会自己寻找出路,新三板的再融资可能会迎来机会。”刘有华认为,再融资新规或将尤其利好专门参与新三板定增的机构。
此外,私募可交换债、并购重组都有可能成为一些定增机构的转型重点。“在去年我们就已经开始在做一些私募可交换债,并购重组接下来也会是我们的重点。”上海一家私募负责人表示。事实上, 2016年下半年,再融资收紧的消息时而传出,一些机构也早已积极开拓其他的新业务。
有券商投行人士预计,随着IPO快速发行的常态化以及再融资的限制,未来上市公司可能绕道并购重组。因此,对于这些机构来说,并购重组或将面临机会。
资金实力强的机构受益
再融资新规或将重塑定增格局。小型定增机构或退出,或转型。但是资金丰富的机构则更具竞争力。刘有华亦向记者表示,具有资金优势、定增配资能力强、研究实力雄厚的机构更具竞争力,包括公募资金、券商资管机构等。
一直倡导“精品化定增”的兴证资管认为,在新规下,通道及拼单型定增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规模可能受影响,而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突出的资产管理机构有望获得资金的更多青睐,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兴证资管进一步解释背后的逻辑在于,新规之下,投行承销发行难度加大,上市公司高管则倾向于主动向定增投资机构开展路演,主动管理型机构能与上市公司高管更充分、深入的交流,从而更有机会遴选真正有价值的标的。
“同时,由于定增发行难度加大,资金方将获得更强的定价话语权。定增投资者或许更容易在定增公司二级市场估值较低的位置,再以一定的折扣拿到定增项目。”兴证资管表示。
华泰资管也指出,在再融资新规下,定增机构要想赚钱可以有三个应对思路。分别是强化投研能力,用全面、系统化的投研体系选出真正有价值、有安全边际的项目;加强投前投中过程中的信息收集,紧密跟踪项目的发行节奏,辅助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更加重视投后管理,未来想要赚钱,除了要选出好的项目,加强投后管理也会非常重要。
而再融资新政也将导致定增收益率的进一步走低。“由于定增项目发行规模可能持平略降,但短期参与资金很难看到明显减少,预计定增折价率水平短期可能仍会维持在较低水平。”兴证资管创新投资部总监魏越锋向记者表示。
魏越锋预计,投资中会更加重视企业本身内生增长的能力,自下而上精选标的,同时把握定增事件驱动的投资机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