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卫新 见习记者 陈红
日前,南大光电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关于设立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70吨MO源和高K三甲基铝生产项目”》等四项议案。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建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上述议案总投资金额为10.16亿元。其中,设立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70吨MO源和高K三甲基铝生产项目为3.6亿元,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为6.56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超募资金及其他自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等。
超募资金“扛大旗”
2012年,南大光电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82亿元,其中超募资金5.89亿元。彼时,南大光电承诺募投项目包括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产业化、研发中心技术改造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等。
2018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时隔七年,南大光电募集的7.82亿元资金仅投入使用3.99亿元(含节余募集资金建设三甲基铟产线支出2614.32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达5.08亿元(含募集资金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并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公司未确定计划用途的超募资金及利息共计为5.25亿元。
记者查阅公司历年报告了解到,公司剩余募集资金一部分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一部分则不定期地用于购买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2017年,南大光电扭转了上市以来业绩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383.9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4.90 %、348.28%。其中理财收益1938.7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0.86%。
交谈中,张建富表示,“2017年公司电子特气业务开始发力,实现了3246.70万元销售收入、862.90万元净利润;同时去年公司MO源销量增长了约142%,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新高,公司一直没有偏离主业发展。对于募集资金的运用公司也是专注围绕主业,募集资金的暂时闲置当然也可以去发挥它的效益。”
对于上市七年,过半的上市募集资金未投入实体经营一事,张建富进一步解释道,“公司向来专注做高纯电子材料,不会盲目地做上下游的整合或跨行业的投资,剩余募资之所以这么久没用,是因为公司坚持的方向就像今天审议通过的两个议案,把资金用在主营业务上,毫不犹豫地往主营业务方向发展。”
2018年12月21日,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实施国家“02专项”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的议案》和《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的议案》。对于剩余超募的后续安排,张建富告诉记者,“超募资金一共5.89亿元,今天两项议案里面光刻胶项目是1.5亿元、MO源项目是3亿元,共4.5亿元,剩下还有约7000多万元会根据公司的研发进展来使用。”
光刻胶项目明年欲实现量产
据了解,南大光电是国内唯一实现MO源研发和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创新,公司已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O源独特生产技术。作为全球MO源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同时,还远销日本、台湾,韩国、欧洲和美国。目前公司主要有MO源、电子特气、光刻胶三大业务板块。
提及本次投资的目的,南大光电在公告称,作为集成电路制造最为关键的基础材料之一,高档光刻胶材料(如ArF光刻胶)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发展。因此,尽快实现全面国产化和产业化高档光刻胶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从MO源的项目来看,公司进效可能会快一些,因为它有成熟的客户,成熟的供应路线。”在光刻胶方面,张建富告诉记者,公司将通过3年的建设、投产及实现销售,达到年产25吨193nm(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预计2020年完成研发及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ArF(193nm)光刻胶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仍在加快推进中,同时为了此次项目的开发,南大光电已完成了1500平方米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发展三大主营业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于本次投资,国海证券王凌涛撰文表示看好,“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的主要业绩支撑仍将是LED产能扩张叠加行业集中提升的双重驱动;此外公司高纯磷烷砷烷自推向市场以来也表现出不俗的增速,随着下游市场的打开及更多客户的导入,电子气体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量不容小觑。”王凌涛表示,由于光刻工艺是集成电路制程的心脏,光刻机及与之配套的光刻胶共同决定了晶圆厂所能达到的制程高度,高端光刻胶国产化乃大势所趋,南大光电在我国大力推进半导体供应链国产自主的背景下果断积极切入,为公司的长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