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有45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3758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达98.48%,和2015年同期比较,发行银行数量增加了10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32971款,继续创下新高,增幅达36.32%。城市商业银行产品发行量仍然最大,全年发行42526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为35%;股份制商业银行位列第二,发行量为31621款,占比26%;农村商业银行发行30179款,占比25%;国有银行相对产品发行量最少,占比14%。
2017年净值型产品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仍是净值型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股份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达312款,占比43%,几乎占据了净值型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股份行中发行数量较多的有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渤海银行等。其次是城商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达237款,占比33%。国有银行发行净值型产品数量相对较少,2016年截至当前发行了114款面向个人的净值型产品。在四大类银行中,农村金融机构发行数量最少,共发行66款,占比9%。
如果说2016年是理财市场监管年,那么2017年对于理财业务转型将是重要的一年,各家银行压力与动力并存。一方面,受打破刚兑的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相对复杂的设计使得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2017年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会是市场的主流。
1. 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
1.1 市场表现概述
2016年中国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扩展增速有一定的放缓,但相对其它行业增速仍然较高,预计2016年全年存续规模能够突破30万亿大关,较2015年底同比增幅达27.66%。2016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释放了明显的抑规模、重质量的信号,产品端及投资端的创新力度较强,为今后的稳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产品表现来看,虽然今年银行向净值型转型的趋势较为明显,但较长时间内,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会是银行理财的主要类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有459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23758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达98.48%,和2015年同期比较,发行银行数量增加了10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32971款,继续创下新高,增幅达36.32%。
从全年数据来看,前三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整体表现平稳,第四季度产品数量发行量相对较低。从全年收益率分析,在我们没有剔除开放式(拉低平均收益)、结构性产品(拉升平均收益)的大前提下,整体收益率呈现了明显下滑表现。其中1月的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4.28%,而9月收益率到达了历史低点3.65%,差值达63个BP。受年末银行资金流动性收紧的影响,第四季度开始,银行理财收益率有了较明显的回升。经过9月的低点后,10月平均收益迅速反弹至7月水平,达到3.72%,而在12月受多方因素影响,收益率飙升到4%。
图表1:2016年产品数量与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1.2 各类发行主体收益比较
从发行主体来看,2016年各类发行主体的发行量占比较2015年没有明显变化。
图表2:2016年各类发行主体发行量占比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城市商业银行产品发行量仍然最大,全年发行42526款人民币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为35%;股份制商业银行位列第二,发行量为31621款,占比26%;农村商业银行发行30179款,占比25%;国有银行相对产品发行量最少,占比14%。
与产品发行量表现有所差异的是各类型银行规模占比,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占据整个市场80%左右的份额,仍然是市场的主力。但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在产品数量上的扩容,也展现了这两类发行主体的活力。虽然目前区域性银行在产品创新上略逊于全国性银行,但对产品设计、投向挖掘方面有足够的探索意愿,未来可能成为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助力。
1.3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VS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
1.3.1 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扩张趋稳
近两年,人民币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规模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规模占比变化呈现了较大的差异。
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余额从2.5万亿元上升至9.67万亿。其中2015年7月开始,开放式产品出现了明显的井喷表现,规模占比迅速扩大,但进入2016年后,其规模占比有明显回落。2016年6月末,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2015年末下滑了1.04个百分点,至36.80%。与之表现相反的是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在2016年,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有明显增长,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末,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存续规模大约为16.4万亿左右,较2015年底约上涨3.07万亿。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存续规模占比在2015年中旬有一定幅度的萎缩,而在2016年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能有明显扩大与同业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有较大的关系。
图表3:同业理财规模数据变化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16年同业规模的占比持续增长,至第3季度规模占比已接近20%,而规模增速更是高达38.56%。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货币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政府融资平台相关资产价格维持在低位,资本市场银行参与度较低等因素促成了银行偏好的资产(主要为非标资产)展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的情况,银行大量流动资金对于新投资点的需求较为迫切。在此前提下,同业理财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新宠。不过从2016年底下发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来看,非保本同业理财业务过快的发展所积聚的潜在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如担保承诺类业务可能占用银行资本的要求或将对同业理财过快发展形成一定的限制,帮助该类业务放缓节奏,良性扩张。
对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来说,除了同业产品规模占比大幅增长外,个人与机构占比都有小幅的萎缩,这与开放式及净值型产品愈发受到市场的认可有较大关系。以目前的趋势来看,2017年,如果同业理财业务过快的发展受到遏制,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规模占比可能出现下滑,甚至其存续规模出现阶段性的收缩表现。
1.3.2 长期收益下滑趋势未得到改变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全年发行的人民币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共654款,而人民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达122238款。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整体维持了相对稳定的下滑趋势。在2016年上半年该类产品下滑幅度相对明显,从4.16%下滑至3.81%,而在第四季度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表现,12月平均收益反弹至4%。全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波动较大,全年最高收益是1月时达到的4.1%,最低收益是6月时的2.45%,差值高达1.65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底流动性大幅收紧之际,全开放式产品没有如市场上大多数产品一般收益率直线上涨,而是呈现了明年的下滑趋势,最终收益落在2.49%左右,整体收益与货币基金相仿,体现了高流动性的价值。半开放式产品的收益率则与封闭式产品较为接近,其主要原因是半开放式产品类型较多,部分半开放式产品申购赎回期甚至长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同时,封闭式产品目前的发展趋势也表现出流动性持续增强的情形,因此对于预期收益型产品而言,短期产品仍是市场的主力。
1.4 结构性产品仍将处于边缘地带
结构性产品相较普通预期收益型产品,其收益结果是以一个收益区间的形式呈现。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做法是在投资区间中分级,达到不同的条件则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我国的结构性产品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较高,本金只能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低风险资产,如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而所得的收益才能用于挂钩金融衍生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产品的收益区间通常较窄, 且均为正收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区间的设计,银行在收益兑付时压力较传统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更小,因此“假”结构性产品也较为常见。其特点是虽然有收益区间,但整体收益极为平稳,基本没有波动,长期处于产品区间中的某一档(通常为中间一档)。这种产品的好处是,有利于银行向投资者宣传产品,且不需要硬性达到产品上限收益,极大的缓解了兑付风险。
2016年境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1213款结构性产品,较2015年增加3764款。其中股份制银行仍然是结构性主要发行主体,共发行了8946款产品,占整个市场的80%。区域性银行对于该类产品的偏好程度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占比仅为5%,而农村金融机构则更少仅占3%。
图表4:2016年各发行主体结构性产品发行量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区域性银行对于该类产品推动意愿不强的原因有两点,首先,结构性产品推出之初,由于收益区间导致的收益不确定性,被市场看作打破刚兑的新兴产品。不过由于监管限制,国内商业银行的结构性产品不能如外资银行般做到较大收益上下限差距,特别是收益下限为负的情况,即不符合监管要求,也不满足投资者需求。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更加类似于一个变种的保证收益型产品(也可能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同时,由于结构性产品挂钩金融衍生品的设计方式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较为陌生与复杂,因此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来说需求不大,而对于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此类产品的收益没有绝对的吸引力,因此这类产品一直较难成为主流产品。而区域性银行由于起步略晚,在观察过全国性银行的经验以及市场的反馈后,很难有动力推动此类产品的创新研发,导致该类产品发行量极低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目前区域性银行对于同业业务的偏好也导致他们不太需求这种主要面向零售端的产品。
2. 银行外币理财产品
2.1 外币理财产品市场概述
近些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越发敏感,波幅也随之扩大。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日益走强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加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接连跌破6.7、6.8和6.9三个整数关口,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投资者配置海外资产、投资外汇资产的热情日益高涨,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开始获得广泛关注。
从发行量来看,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较少。截至2016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今年共发行了1915款外币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576款,所占市场份额约1.5%左右。具体来看,每月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始终处于120-180款之间波动,反映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从收益率方面看,从年初到5月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滑趋势,之后经历了几个月的反复波动,最终在12月份受美元升值影响,收益出现了大幅飙升,达到1.69%。
图表5:2016年1月-2016年11月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收益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美元理财产品全年共发行了1479款,仍占据外币理财产品的主导地位,约占发行总量的77.23%;其次是澳元,发行了217款,约占11.33%。受汇率影响,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也随之波动。以美元为例,2016年初,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导致美元理财产品发行量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表现,直到5月份,汇率重新向上后,美元理财产品数量才重新回升。尤其国庆长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屡创新低,促使银行美元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也呈现出增加趋势。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发行美元产品时,美元汇率的变化将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它会极大的影响投资者美元的持有量,导致投资者对美元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美元产品的发行量。
图表6: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币种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图表7:不同币种的汇率对比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从收益率方面看,当前实体经济下滑、债券违约和资产配置荒均导致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滑,从1月份的4.28%下降63个BP至9月份的3.65%,10月份开始有所回升。与此同时,鉴于当前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调,加之汇率波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外币理财业务的盈利空间,使其收益率出现波动。其中,美元日益走强形成了较好的市场预期,导致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所上调,11月份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65%,与1月份相比上升了3个bp;尽管澳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外币产品,但是澳大利亚央行连续降息使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收到影响,从年初开始收益率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滑趋势,从1月份的2.73%大幅下降63个BP到11月份的2.10%,降幅约23%;英镑理财产品在经历了4月和5月份的一个显著波动之后,受英国脱欧影响,6月份明显下调后,呈现缓慢下滑趋势,最终维持到0.5%上下的低收益率水平;港元外币产品在全年里没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基本维持在1%的收益率水平不变。
图表8: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币种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2.2 不同类型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分析
2.2.1 按银行类型不同划分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国有银行今年共发行了758款外币理财产品,占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39.58%。股份制银行共发行了684款,外资银行发行了253款,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了220款,分别占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35.72%,13.21%,11.49%。受制于理财规模和专业投资人才不足,农村商业银行暂且没有发行外币理财产品。
图表9: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银行类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2.2.2 按收益类型不同划分
从发行数量上看,截止2016年12月30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096款,占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相比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了438款,占发行总量的22.87%;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了381款,占发行总量的19.90%。从收益率方面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缓中有降,而保本浮动型产品的收益率略有上升,保证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64%的水平上下。
图表10: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收益类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2.2.3 按期限不同划分
从整体来看,3-6个月期限和6-12个月期限的外币理财产品占比较大,分别为31.29%和45.96%,这主要是基于其安全性好、收益稳定的特点;短期外币理财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投资风险低,因此收益率自然较低,相比较短期人民币理财,外币理财短期限产品发行量较小。截至2016年12月5日,1个月以下期限的外币理财产品全年仅发行了5款;1-3个月期限的外币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22款。
图表11: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期限类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从收益率来看,1-3个月期限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上半年波动较大,但之后呈现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在1%的收益率水平以上;3-6个月期限外币理财产品稳中有降,年初维持在1.5%以上的水平,5月份之后开始下降到1.5%以下;6-12个月期限产品基本维持在1.5%到2%的收益率水平之间,且略有上升;1年以上期限的产品全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不过除了7月份的收益率水平超过2%,其他月份基本维持在1.5%到2%的收益率水平之间波动,之所以会有如此大幅度波动主要是由于该类产品发行数量较少,部分产品的收益率波动都将影响整体产品收益率走势。
图表12:2016年1月-2016年11月不同期限类型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
2.3 稳健型理财产品和QDII产品
由于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言,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过低,外币稳健型理财产品的存在变得过于尴尬。所以外资银行几乎抛弃外币稳健型理财产品,只专注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不过美元汇率从今年1月份的6.53接连跌破6.7、6.8和6.9三个整数关口,全年来看美元兑人民币约有5%的涨幅。再加上1.6%左右的产品预期收益率,整体来看美元理财产品收益较为可观,这也是今年美元理财产品为何如此引人注目的原因。相比较风险比较高的理财,稳健型外币理财产品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保障本金的情况下盈利。对于未来有明确的外币需求的稳健型投资者,可以持有外汇,并择机购买外币稳健型理财产品,以获得更高收益率。
与此同时,在当前人民币贬值,美元持续走强的背景下,部分QDII产品的投资价值开始凸显。和传统外汇理财产品相比,QDII理财产品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汇,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在没有外汇的情况下也可以参与到国际市场中来。其次,银行对投资者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并将资金委托第三方托管,这将大大降低投资款被挪用的风险。但是QDII产品不保本、损失全部本金风险的特性决定了其适合资金较多,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且有经验的投资者通过该方式配置资产。由于中资银行有其他利润点,所以相比较发QDII理财产品的较少,而外资银行基于其逐利性,QDII是其鲜有的利润点,也是其优势所在。一旦市场有复苏的迹象,外资银行都会增发QDII理财产品,但是在逐利性驱使下,外资银行没能从产品风控设计上解决问题,一旦市场下跌,将出现本金亏损风险。
2.4 外币理财业务相应监管政策
2.4.1 全国性银行理财监管政策
当前,各家银行开展外币理财业务都需要遵从外汇相关管理政策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的政策规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的通知》等等,另外境内个人购汇办理外币理财业务还需执行《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
由于政处多门,各个监管部门仅就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进行规定,导致政策规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缺乏整体统一性,造成相关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顾此失彼,不利于外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2.4.2 地方性银行理财监管政策
对于区域性银行,不同地区在外币理财产品发行的监管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当地银监局及外管局的态度。例如,江苏地区银监局对于外币理财产品发行监管较为严格,即使只发行常规投资方式的外币理财产品,也需要拥有QD牌照;在浙江地区,浙江银监局的限制就相对较小,但当地外管局的监管细则较多,因此仅能发额度较小的外币产品进行同业投资。
2.5 理性看待外币理财升温
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的增加,大家对汇率的关注日益剧增,投资环境的动荡和美国加息预期的增强促使一些小康家庭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的投资产品。但是面对外币理财的升温,普通投资者一定要理性投资,不要盲目配置外币理财产品。以美元为例,美元理财产品收益远低于同期人民币理财,只有当美元升值空间大于人民币和美元理财的收益差,这时投资美元理财才划算。
3. 净值型理财产品年终盘点
3.1 净值型理财产品为何成为当下银行理财新趋势?
3.1.1 摆脱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潜规则”
回首过去十年,中国的银行理财是以产品为中心、以“资金池-资产池”等形式运作,商业银行会按照约定的预期收益率刚性兑付。作为理财行业的潜规则,这种刚性兑付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文件中并不会写明。但是不管产品运作情况如何,在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下,发行机构也会采取其他措施,来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兑付,而这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做法实际上会在银行内部造成风险积累。其实,摆脱传统刚性兑付并不意味着银行不用对投资者负责,而是要求银行更加重视风险,也让投资者树立风险自负的观念,毕竟“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是市场的永恒定律。
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会有投资期限,在产品没有到期时,资金是无法赎回的。而作为银行理财产品中的新宠,净值型理财产品每周或每月都有开放期,用户可以任意的进行资金的赎回操作,其资金流动性通常要高于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此外,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收益,其实际收益取决于用户购入和卖出时净值的差值,而银行会定期地将这种净值差值向社会公布。虽然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风险较高,但是在市场行情比较好时,收益会比普通的理财产品要高。
3.1.2 监管层的大力支持
早在2014年底监管层出台《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动银行理财产品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就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理财业务的刚性兑付问题。今年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中要求预期收益类产品计提50%风险准备金,而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仅为10%,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引导思想。行业内部表示近期银监会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监管层希望未来成为理财产品的主流趋势,银行也逐渐在朝这个目标转型,加速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打破速度。
3.2 净值型理财产品2016年市场表现
3.2.1 净值型理财产品市场概述
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
随着银行理财业务成为焦点,银行业整体理财存续规模迅速扩张,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发展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59万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长 0.22万亿元。由下图可以看到,从2015年6月份开始,无论是在封闭式还是开放式产品中,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均实现稳步上涨,尤其是开放式净值型产品规模在今年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图表13:不同运作模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状况
数据来源: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
2016年,1至11月份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一路上涨。而下半年尽管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回撤,固定收益类资产不断走低,导致净值型产品收益压力增大,但由于市场上不断有新的银行加入,且业内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市场热度不减反增,但在12月,发行数量有一定的回落。
图表14:2016年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走势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分季度来看,不同类型的银行发行主体在各季度中占比基本稳定。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稳步增长,第四季度出现小幅下滑。各银行类型之间呈现出较大差异,其中股份行存续数量高居首位,且增长幅度较大,城商行凭借银行数量优势紧随其后,国有行存续数量没有太多亮点,在第四季度重回112款存续数量,而农村金融机构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存续数量在全年保持在较低水平,试探性意味十足。
图表15:2016年各季度的区间存续数量占比图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净值型产品发行情况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16年截至目前,国内共有54家银行发行面向个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757款。相较去年来看,今年面向个人的净值型产品在发行数量上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比增长57.99%,但净值型产品在整个理财产品市场中的发行占比仍然很低,2016年截至目前面向个人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数为92454款,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仅为0.82%,较2015年仅提升0.29个百分点,另外在发行银行数量、银行覆盖率上,净值型产品也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下图可以看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仍是净值型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股份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达312款,占比43%,几乎占据了净值型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股份行中发行数量较多的有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其次是城商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达237款,占比33%。国有银行发行净值型产品数量相对较少,2016年截至当前发行了114款面向个人的净值型产品。在四大类银行中,农村金融机构发行数量最少,共发行66款,占比9%。
图表16:各类发行主体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占比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3.2.2 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分析
平均收益率和收益率中位数分析
全部银行的全年平均收益率4.15%、收益率中位数4.32。分月来看,1~11月份收益率平均数与中位数如下图。(按已公布净值产品计算)
图表17:净值型产品收益率算术平均值与中位数比较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对于净值型产品来说,其与以往的银行理财产品最大区别即为仅披露净值但不承诺收益,从图中可以看到,今年净值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变动幅度很大,印证了净值型产品收益波动大的特点,但全年收益率中位数基本都维持在4%~5%左右,说明整体表现稳定,在全部银行理财产品比较范围内有一定优势。从收益率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关系来看,1月份,平均收益率远低于收益率中位数,说明有收益率极低的极端产品拉低了平均收益率,而在二月份平均收益率随即迅速超过收益率中位数,并在随后的月份中长时间保持在中位数曲线上方,显示2016年全年不乏高收益的净值型产品,而且随着平均收益率曲线逐步趋于稳定并处于较高位置,表明净值型产品市场在向成熟期快速发展,高发行量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投研团队也日趋完善。
不同银行类型的平均收益率分析
根据不同银行类型,我们观察其净值型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走势可以发现,不同银行类型在产品偏好及收益率表现上体现出较大差异,如下图所示。就总体收益情况而言,相对于其他性质的银行,国有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综合收益是最高的,而同时其收益波动也是最大的,由上文中的平均收益率和收益率中位数的比较知道,这主要是受极端收益率产品的影响,如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迅速拉升及随后三、四月份收益率的大幅度下降。净值型产品波动性大的特征决定其与城商行、股份行以及农商行所代表的曲线在全年范围内有多次交错变换。不同于以往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能够最大程度体现资产背后的管理团队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国有行及其背后的资管团队力量相比其他类型银行来说存在一定优势,而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能力的具体表现受时点因素影响较多。
图表18:各类发行主体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净值型理财产品VS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
同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对比可以发现,净值型产品除了在1月份受个别极端收益产品影响较大,落后于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其他全年各月份其年化平均收益率均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
结合下图中时间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率产品全年在4%上下波动,而净值型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波动性很大,最低收益率仅为-27.70%,最高收益率达18%,从第二季度开始波动幅度有所缓和,收益率多次接近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但基本保持着其优势地位。净值型产品一反银行理财产品“刚兑”形象,体现出如此真实、明显的收益率波动,其中所蕴含风险对于传统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是否可以接受,净值型产品能否尽可能多的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资产状况和风险偏好,决定了净值型产品最为关键的自身定位及最终发展模式。
图表19: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与净值型产品收益率对比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未来伴随常规基础资产收益率的持续下行,银行理财需不断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类别和比例,推进大类资产配置的进一步多元化,为实现风险收益平衡下的资产优化配置,收益的不确定性将成为推动银行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关键因素。
3.3 传统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严酷现状及净值型理财产品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3.3.1 传统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严酷现状
2014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便开启下降模式,接连跌破5%、4%关口,目前在3%至4%间徘徊。实体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优质资产标的依旧稀缺,而这无疑成为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的最大痛点。以大型银行和招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都积极发展委外业务,以期更好地解决庞大的银行理财资产的投资出口问题,但委外投资也并非万能良药。2016年12月末,表外理财将被纳入MPA广义信贷已被证实,表外业务扩张增速的受限或大幅影响委外业务的发展。另外,今年银监会新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对银行理财产品投向进一步规范的同时,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冲高抬升的可能不大,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趣或随之减弱。
4.3.2净值型理财产品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在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也难免会受到波及,而净值型理财产品自身在短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净值型理财产品自身的信息披露标准不一,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披露较好,不仅披露理财产品说明书,也会定期披露净值型产品的净值或收益率情况,部分银行还会定期披露理财产品的运营报告,但也有部分银行在信息披露方面表现较差,在其官网难以找到产品的说明书、净值等信息。
此外,银行收取的高额管理费也引起了投资者的格外关注。其实对于投资者而言,其缴纳的管理费用是银行出售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全部收益,高于传统理财产品的管理费用是银行在让渡传统理财产品息差的一种外在体现。
4. 互联网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年度盘点
4.1 互联网金融市场回顾
2016年是P2P类互联网理财业道德风险与制度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中晋资产”等事件的发酵,P2P类理财投资者进入恐慌期,并一度蔓延至宝宝类理财产品投资者。随着监管层相关制度的密集出台,行业发展在2016年呈现一个由粗放式扩张渐渐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互联网理财行业较过去面临着更多的考验,监管加严、经济下滑、坏账成本激增、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等,共同作用下造就了时下互联网理财市场格局。
2013年的资金荒推升了宝宝类标准化理财产品的高额收益,但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人民币汇率贬值,资产荒的蔓延等因素令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中轴平稳下降。纵观2016年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牛熊快速转换,资产配置压力推升债券收益率,商品市场由于供给收缩推升资产价格,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乱象纷呈,投资者在被高频率的资本市场震动中清醒过来,逐渐重视拥有高安全边际的投资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的理财市场延续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互联网理财产品作为理财家族的年轻成员,以其收益率优势、期限结构灵活性优势及获取的便捷性等特征,获得众多中青年群体的青睐。
4.2 互联网金融市场纵观
4.2.1 宝宝类理财产品
截止到2016年11月底,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合计存续规模达2.06万亿。作为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代表余额宝截止第三季度末存续规模为7,943.88亿元,相较年初的6,206.9亿元增长27.98%,依旧占据存续规模第一位置。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同期存续规模为28.67万亿,较年初增幅为22%。
图表20:互联网宝宝类产品互联网产品规模及收益率分析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综合收益率录得2.56%,较年初下滑63BP。收益率的持续下滑导致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投资属性逐渐降低,更多的是作为消费、投资闲余的现金管理需求而存在。从目前市场上主流结构模式本身来看,宝宝类理财产品发布者更多的是基于构造自身金融业务闭环,衔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而存在。
4.2.2 P2P网贷平台理财产品
公开数据显示,从月成交量上来看,2016年11月份网贷平台成交量规模再创新高,至2,197.34亿元,同比去年增加65.06%,环比10月份增加16.53%。今年网贷行业累计至11月成交规模突破3万亿大关,达到3.18万亿,是去年同期的2.14倍左右,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不过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单月成交量增速快速下滑,一部分原因是去年较大幅度的增长造成的基数过大,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监管态势加严及风险集中暴露造成的。
图表21:2016年网贷平台成交量及收益率展示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与网贷平台成交量持续的高增长相背离的是平台的运营数量,截止11月份,历史累计上线平台数量为5879个,环比上个月新增8个,年初至11月份新上线平台744个,而同时期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却高达1634个。问题平台数据激增,使得网贷平台存量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截至11月16日,网贷平台存量仅余2534个,创年内新低。两相背离呈现出行业整合的态势,行业集中度上升,政策收紧,风控价值日益凸显。
图表22:网贷平台累计上限数量和正常运营数量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综合收益率变化来看,几年以来网贷平台收益率下降明显,去年末综合收益率为12.45%,至今年11月底下降至9.61%,下降过程较为平缓。收益率结构表现为超过16%以上的高额收益率的成交量大幅萎缩,而8%以下的收益率成交量亮大幅增长,具体表现如下表:
图表23:综合收益率分级-成交量占比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图表24:网贷平台综合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高预期收益率高风险项目成交量的下降和低收益率低风险项目成交量上升是拉低网贷平台综合收益率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投资者从以往的倾向于关注高收益转变为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风控水平,投资行为更趋于理性,风控意识整体处于上升阶段。
今年以来监管政策趋严,尤其是今年8月24由银监会牵头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机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被认为是P2P行业首部“基本法”。该办法明确禁止了13种业务模式,包括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自融,不得为出借人提供担保后保本息,不得将融资项目拆分,不得发售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管理、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等内容。此外,《暂行办法》还明确规定个人同一平台借款金额上限20万元,不同网贷平台上限100万元,企业借款人则为100万元/500万元。该办法一出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各机构与专家观点不一,不过该规定促进明确了行业边界,对促进行业更有序健康的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优胜劣汰进程加速,更进一步考验平台的技术能力、风控能力、资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同时也对监管层微观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 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不同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拥有不同的业务结构,通常以对接消费、投资、储蓄等闲余资金为渠道,理财产品发布者赚取中介或服务收益,而消费、投资、储蓄等机构目的则以增加客户粘性,留住存量客户,挖掘客户潜在价值为目的。双方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手段,使得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传统对接模式的中间成本,使得市场得以更高效的运行。
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随着市场利率中轴持续下沉,对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吸引力逐渐降低,笔者注意到,虽然年内总体余额宝存续规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其三季度存续规模较二季度小幅下降2.69%。从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新一类理财产品结构来看,对接优质资产端,通过合作模式创新互利中介端和资产管理端的形态已经成为主流,其市场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在该模式下,中介端提供技术支持及投资者流量入口,而资产管理端除了管理主要对接的货币基金外,还衔接其旗下更高风险收益水平的资产业务,如佣金宝等。但在该嵌套模式下,考验投资者及管理人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从其主要对接的业务来分,对接商品期货、ETF指数、权益类基金等对资产端的管理水平尤为看中,而对于市场推广来说,如何让投资者理解复杂的交易结构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此类模式,抛开资产管理模式这一核心要素来看,要实现规模效应的提升,其市场推广手段和用户体验感是重点。
就对接非标准化债权类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来说,尤为看重风险控制能力,如何定价以调控资产入口,把控优质债权资产端渠道则成为重点。此类理财产品以桔子理财等为代表,通过拆分小微消费债权的形势,一方面转移债权风险,对投资者给付部分债权收入,另一方面以另类杠杆的形势扩大业务规模,同时还可以增加客户粘性,扩大资产端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理财产品基于支付功能、信息技术手段及资产配置功能的特点,其优势在于灵活属性、信息交互及社交属性性、金融交易简化属性,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产品协同性更高的金融生态闭环,成为业内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当下而言,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打破传统金融思维的桎梏,运用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思维提升资产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抓住客户核心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性将成为趋势。
5. 产品创新
2016年转型、创新成为了银行理财的关键词,各类型银行都积极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产品,追求差异化发展。
全国性银行继续加大净值型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已成为这类银行的主流产品,逐步取代了封闭式理财产品。其中在开放式与净值型转型上发展较快的银行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在零售端的产品已基本转为了净值型产品;而工商银行产品类型较为丰富但零售端也全部转为了开放式预期收益型或净值产品。相较于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转型主方向仍然是开放式产品,但不少银行已加大对于净值型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在开放式产品的创新上,区域性银行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零售端与同业端均有T+0计息的理财产品推出,如晋城银行的“睿添利T+0现金管理型产品”在零售端不仅达成了T+0到账,也实现了T+0起息,进一步的提升了产品的流动性;以及宁波银行(002142,股吧)是城市商业银行中首家将开放式产品应用于同业理财中的银行,该行的同业活期化理财产品支持同业客户线上购买T+0计息,对于更为依仗同业业务的区域性银行有较大参考意义。除银行理财整体逐步向开放式、净值化转型外,各家银行也积极的从其它方面优化产品,创造“吸睛点”。
普益标准通过整理100余家商业银行在2016年的创新产品后整理出创新产品的5大分类,主题创新型理财产品、投向创新型理财产品、收益兑付创新型理财产品、销售模式创新型理财产品、以及资管模式创新。
5.1 主题创新型理财产品
主题创新型理财产品主要是指面向特定群体销售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与普通产品在设计上无明显的差异,但销售的客户群体属于特定群体,因此通常在收益率方面会有较大优势。如乌鲁木齐银行由于代理了当地天然气销售业务,因此开展了燃气卡专享理财产品,其销售对象只针对拥有燃气卡并且已激活金融功能的客户,利率高于同档期一般产品。而南京银行(601009,股吧)则面向教师客户发行了相应的特供理财产品,凡出示教师证至柜面的投资者均可认购该类产品,收益率较同期产品偏高。除了此类根据销售群体不同而划分的不同主题的产品外,江苏银行在2016年还率先创设并发行了“融梦想益家人”的公益理财产品,这款产品本身与普通产品没有明显差异,但客户每购买1万元该产品,江苏银行便同步捐献1元用于公益事业,展现了大型区域性银行的责任感。这类主题创新型产品有利于增强客户粘性,塑造银行品牌,在零售端有较强的竞争力。
5.2 投向创新型理财产品
投向创新型理财产品主要是通过较为特别的投向吸引投资者。如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在今年发行了首款绿色理财产品“万利宝—绿色金融”该款产品的资金主要投向绿色环保项目和绿色债券,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绿色投资渠道,引导绿色投资消费,同时也为绿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区域性银行中,东莞银行则推出了主要投向与特定交易对手的特定艺术品收益权,并要求特定交易对手将相应艺术品质押给该行,设定产品运作结束后由特定交易对手对收益权进行溢价回购,在回购无效的情况下,东莞银行作为产品管理人对质押艺术品进行拍卖实现退出。这类特定投向产品虽然发行量通常不大,但能极大丰富银行的产品线,同时在资产荒时期为资金寻找出路。
5.3 收益兑付创新型理财产品
收益兑付创新型理财产品指的是不以常规的资金兑付方式进行兑付,而是通过特定方式进行兑付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所兑付的内容对于目标客户群通常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其它类型投资者则吸引力平平,因此在兑付内容设计时应选择大多数投资者感兴趣的内容。今年最具有代表性的收益兑付创新型理财产品是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发行的先机理财计划,该产品将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预期现金收益全部转变为中国移动提供的实物手机、话费、流量等实物收益,且相应实物收益于产品成立后约定时间内提前兑付给客户,产品到期后返还客户本金。今年2季度,该产品选择以某款主流手机作为实物收益兑付给投资者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5.4 销售模式创新型理财产品
销售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品创新有一定的不同。如青岛银行推出的线上团购模式理财产品——“钱潮计划”借鉴了微信上火热的水果团购模式。该模式中,需要一名投资者在官方网站上申请成为团长,并邀请其他投资者签约该行的理财账户并成团,成团的人数越多所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收益越高。这种模式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大幅提升了客户量,且相对成本低廉,值得区域性银行借鉴。
5.5 资管模式创新
除了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外,全国性银行已经开始逐步加快多元化资管服务的步伐。如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推出了针对企业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围绕上市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各种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专业支持,同时还能根据上市公司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支持。这类一体化的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机构的个性化需求,但向个人客户端的推广难度仍然较大。
6. 2017年银行理财市场展望
如果说2016年是理财市场监管年,那么2017年对于理财业务转型将是重要的一年,各家银行压力与动力并存。一方面,受打破刚兑的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各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净值型产品相对复杂的设计使得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因此2017年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会是市场的主流。
净值型产品成竞争焦点
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来看,2017年实体经济暂时还将延续较低的融资需求,优质资产与金融机构之间仍然维持着僧多粥少的局面,资产荒将延续。相对于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投向选择在资产荒时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资产收益的下行,倒逼产品收益率下滑,从而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普益标准认为,面对这样的恶性循环,商业银行为保证存续规模的及客户数量,只能选择更纯粹地依赖债券市场——提升杠杆水平或加大期限错配,以此来维系刚性兑付下的产品收益率水平,但其潜在流动性风险也迅速提升。
不过,债市的流动性风险积聚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2016年下半年,银监会出台的多份文件均透露出监管层希望降杠杆的态度,如禁发分级理财产品等。同时,央行在12月前也大幅降低对市场流动性的供给力度,提升了短期融资的成本,显示了监管层降杠杆的决心。普益标准预计,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仍会偏紧,不过收紧幅度不会过大,因此在资产荒与资金荒的共同作用下,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的理财业务增速将大幅放缓,也促使银行对于打破刚兑的需求继续增大。目前,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型产品兑付模式的认知已根深蒂固,使其打破刚兑的成本过高,净值型产品成为打破刚兑的新希望。基于前文所述,净值型产品在打破刚兑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于理财产品收益过低的局面也能有所缓解,这降促使该类产品成为2017年各类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产品类型。另外,表外理财虽然将在2017年纳入MPA体系中,但仅受到规模增速限制,没有占用银行资本,与净值型产品回归资管本源的初衷并不违背,因此2017年净值型产品没有受到来自监管方面的限制。据了解,目前不少中小银行均投入了较多资源对此类产品进行开发,预计2017年该类产品的市场争夺将极为激烈。
预期收益型产品仍是主流
净值型产品相对复杂的设计使得投资者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因此2017年预期收益型产品仍然会是市场的主流。但从2016年的走势来看,2017年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规模占比有望超越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起到向净值型产品转型中间桥梁的作用。
对于银行理财市场而言,在2017年除了来自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困境外,来自其它资管产品的竞争也需要注意。如互联网平台虽然在今年经历了较多风险事件,但由于其更高的收益,以及日益趋严的监管规定,使得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更愿意选择此类机构进行投资。不过截止到2016年底,互联网平台每月仍会出现较多问题平台,反映出此类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低收益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所瞄准的目标市场与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随着投资者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市场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较多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会选择配置大量低风险产品以对冲风险,而低风险产品中,银行理财较货币基金等产品类型优势有相对明显,其资管行业的龙头地位仍然较难撼动。
监管层继续要求降杠杆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2017年监管层将继续加大降杠杆的力度,同时鼓励净值型产品的推行。但如果净值型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监管也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调整避免潜在风险扩大。另一方面,无论是商业银行表外理财被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还是2016底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均透露出监管层对于表外业务风险把控将收严,不排除2017年监管层对表外业务做出进一步的风控要求。
作者:普益标准 魏骥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