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有色金属市场牛气冲天 今年或高位震荡

2017-02-10 08:40:54
来源:上海金融报

近日,生意社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2016年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以及大宗商品行业数据情况。报告指出,BCI反映出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及制造业经济基本情况,显示出去年中国经济整体呈上行态势。在具体的品种上,除了几个明星产品较为火爆外,有色金属市场同样靓眼,该市场在2015年11月24日创下5年新低后,历经一年的反弹,于去年11月28日创下5年新高,完成了一次堪称完美的大反转行情。

1 今年BCI有望整体平衡

数据显示,2016年BCI收出9根阳线、3根阴线,且9根阳线中有4根大阳线、4根中阳线和1根小阳线。上半年三阴三阳,下半年则全部收阳。从对比来看,下半年的BCI指数情况好于上半年;从同比来看,2016年BCI情况与2015年形成“镜像”(2015年为九阴三阳,上半年三阴三阳,下半年全部是阴线)。从整体来看,2016年BCI月平均值0.26点,月涨幅均值2.38%,创BCI有记录以来最佳。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指出,三期叠加便铸就了2016年的大宗商品大牛市。首先,经历了近5年的下行周期后,大宗商品在2016进入景气周期是有规律性的,即行情周期。其次,去年中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转型期,大宗商品市场结构和产业价值链结构也随之进入转型期,即转型期。再次,去年是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新动能的交错期。2015年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2016年则是供给侧“三去一降一补”的见效阶段,同时,2015年需求刺激政策也在去年逐渐显现,2016年成为了供给侧的减法与需求端的加法同时发力的交错期,这也是2016年演变为牛市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望2017年,刘心田表现出谨慎乐观。他表示,去年大宗商品的疯涨已经滋生泡沫,结构性牛市的红利同样出现了透支和预支迹象,且国家已定调2017年“稳”字当先,因此今年商品市场“失控性上涨”成小概率事件。不过,三期叠加因素仍会持续发力,大宗商品再度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有鉴于此,刘心田预测今年BCI有望整体平衡。

数据显示,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收官862点,较年初668点上涨194点,涨幅为29%,截至去年末,大宗商品价格与2014年10月水平基本相当。

刘心田认为,2017年大宗商品仍有望进一步走高,BPI的阶段性“天花板”或为980点,但整体走势不会出现单边上涨,今年二季度再度回调或不可避免,BPI的阶段性低点或为750点。从整体来看,今年仍以上涨为主,但节奏会放缓。他强调,2017年国内经济以稳为主,商品市场同样不例外。在“加减法”作用发力后,今年大宗商品市场会受到“乘除法”的影响,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改造的“乘法”和“互联网+”带来的市场流通效率提高的“除法”,或对大宗商品价格进行再定位。

2 去年有色市场看点颇多

报告显示,在大宗商品各类品种中,除了黑色系、钢铁、农产品之外,去年整个有色行业的价格指数呈大幅上涨走势,12月有小幅回落。截至去年12月底,有色金属指数为819点,较去年初的637点上涨了135点,涨幅为28.57%(其中,最高点为去年11月28日的895点,创5年新高;最低点为去年1月13日的626点)。

生意社价格监测显示,在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有色板块环比上涨的商品共25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21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67.7%;涨幅前三的商品分别为钛精矿(146.68%)、锡(57.25%)、锌(56.46%)。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5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4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12.9%;跌幅前三的品种分别为锗(-22.83%)、氧化镝(-11.44%)、镝铁合金(-10.14%)。2016年有色行业大宗商品平均涨跌幅为19.03%。

生意社有色行业分析师刘美丽指出,去年有色金属市场非常强势,可以用“疯牛”来形容。2016年有色行业有三个共性,即超跌反弹、供应收紧以及联动效应。纵观2016年,有色行业仅收了三根阴线,分别在5月、8月和12月,其他9个月全部收阳。在有色板块中,除了稀土表现欠佳外,其他板块全线上涨。其中,基本金属板块全线上涨,锡、锌、铅走势最好,锡、锌和铅涨幅排名前三,而铝、铜、镍涨幅稍弱。

刘美丽表示,2016年有色市场有多个看点:一是供应持续短缺,铅锌价格涨幅不菲。去年初以来,铅锌是有色金属中涨势最好的品种之一,也是基本面较好的品种,在去年11月达到最高点时,涨幅分别达到44.86%和69.65%,创下5年新高。铅锌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在供给端,铅和锌通常在同一资源点开采,由于大型矿山关停导致供应短缺,2016年国外完全停产的锌精矿约88万至89万吨,减产约在45万吨以上;铅精矿产能也缩减15.9万吨,在环保压力下,国内铅精矿供应缺口约为7万吨。铅锌供应持续短缺成为去年上涨最多的有色品种之一。

二是厚积薄发,镍价创下一年新高。镍价在去年上半年表现平平,直到7月菲律宾新总统上台后传出严查矿山的消息,要关闭任何不符合环境保护法的采矿作业,引发大家对后续镍矿供给减少的担忧,因此镍价大幅上涨。另外,去年10月份菲律宾雨季效应正式落地,在镍矿主产区苏里高地区有数条镍矿船装货受阻,造成国内预定的期货在本年度内无法按期实现,而且三苗里士及巴拉望矿山还处在被暂停开采的状态。在供给端大幅减少的情况下,镍价去年上涨23.5%,最高点较年初上涨36.06%,创下一年新高。

三是原料价格上涨和物流持续紧张。铝价于去年11月14日夺得全年最高价15547.5元/吨,较年初上涨19.02%,创下近4年新高。其主要原因:其一,原料成本上涨。铝的主要原料氧化铝去年8月就开始一路上行,整体反弹幅度在年内达到40%以上,国产现货加权价格也由去年8月初的1800元/吨附近反弹至2500元/吨,与去年9月初不到1900元/吨相比,上涨幅度也在35%左右。另外一个是电力,约占成本的40%,发电需要动力煤,而动力煤受到供给侧改革及运输等诸多因素影响,价格由300元/吨反弹至640元/吨。其二,汽运价格上涨,供应受阻。国内主要铝锭产区转移至新疆地区,东部地区主要生产铝水,而消费地仍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由于汽运价格上涨,铁路运输需求增加,导致铁路运力紧张,高达16万至18万吨的铝锭积压在产地。供应短缺以及成本上升推动了铝价大幅上涨。但在上涨的同时,铝企的产能也在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四季度仍有超过220万吨/年的新建及重启产能释放,2017年一季度将有超过50万吨/年的新增产能陆续投放,铝价受到一定的承压。

四是受资金推动,去年末铜价上扬。在其他金属品种涨得如火如荼时,铜在去年前10个月一直偃旗息鼓,价格仅小幅上涨7%,但终于在去年11月受资金推动,单月大幅上涨近20%,夺得几乎全年的涨幅。去年铜价的上涨主要是受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人民币不断贬值并创出新低的刺激,资金大量涌入严重滞涨的铜,借机推动铜价。不过在基本面上,铜表现一直不如人意。在供应端,虽然铜行业内的减产仍在推进,铜陵矿业有色铜产量同比减少10万吨,去年总产量约120万吨,但去年全球铜精矿产量增速仍达到近5%。在需求端,电力行业的铜消费得益于电网投资的高速增长,去年铜消费增长为2.8%。

五是产能过剩,稀土表现黯淡。2016年稀土行业表现不佳,据生意社数据显示,镨钕镝类稀土中氧化镝年跌幅为11.44%、金属镝年跌幅为9.59%、镨钕氧化物年跌幅为0.38%,氧化钕及镨钕合金年涨幅分别为1.17%、1.04%,氧化镨小幅上扬5.35%,金属钕年涨幅为7.14%。在金属基本面看好的大环境下,稀土行业显得黯淡。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伴随国外产能的释放,美日等市场对中国稀土原料依赖度不断减弱,加上新材料发展对稀土也有替代作用,稀土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国内过度开采、无序竞争、廉价出口和走私横行,虽然去年5月1日实行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加之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但乱象依然存在。除企业限产、商业收储和国家收储外,还在生产配额上进行调控,目前我国已在稀土的上中游环节取得一定优势,后期应向附加值较高的功能材料和器件制备方面花大力气。

3 今年有色市场或高位震荡

刘美丽分析去年有色市场火爆原因后认为,2016年有色品种大幅上涨,首先是宏观面持续向好。美国总统大选以及人民币贬值支撑了有色市场。11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获胜,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元下跌至年内新低;去年国庆节后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通胀开始逐步显现,因此有色金属也随之上涨。其次是供给端的收缩。随着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金属价格的阶段性底部,位于成本分位线上端的产能相继关停和减产,使得行业逐渐步入自然式去产能的阶段。最后是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出台,带来了住宅销售状况的好转。另外,基建投资加速也带来制造业投资回暖、汽车等工业产品产销状况的改善。如2016年下半年电线电缆行业超出预期,主要电缆厂日均用铜量基本在500吨以上,高峰期用铜量高达700吨至800吨以上,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上涨,常用的配网、居民住宅楼、基础设施工程、国网投资的用铜量都是市场的主力军。

报告认为,2010年至2011年是上一轮周期金属价格的顶点,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下滑,有色商品需求也不断下降,开启了长达5至6年的熊市。随着金属价格不断下跌,供给端的自然收缩也相应出现,加之去产能、减产、环保等因素叠加,2016年有色行业迎来了“拐点”,并最终酿成“疯牛”行情。

刘美丽指出,今年有色金属价格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供给端的收缩,但是仅有供给端的收缩,对于其价格支撑是不够的,唯有需求端的拉动,才是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2017年房地产回调与基建托底,显示出经济在“L”底部的缓慢增长,中国经济对商品需求不会呈现超预期,需求端预计平稳或小幅波动,因此进一步改善需求状况恐将落空,这意味着2017年有色金属行业延续去年涨势将变得渺茫,而且今年美联储预期有两到三次的加息,对有色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估计会有新一轮的探底,其低点有可能高于2016年。

刘美丽还认为,今年在供给端收缩的支撑下,需求端较为平稳,预计有色市场表现或逊于2016年,但也不会大跌,总体来说以高位震荡为主,有色金属指数最高点或许出现在10月份的需求旺季,大概在900点左右,最低点预计在6、7月份,大概在700点左右。

分享到:

精华推荐

化肥价格上涨,每亩地增加50元成本!种粮户咋办?

全球化肥价格明显上涨,已达近10年新高。当前国内化肥.........

蛇吞象收购!“中国神泥”来了 水泥一哥地位不保?

3月2日晚间,天山股份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

大宗商品难言进入超级周期 “阶段性上扬”更妥当

近期,市场上有关大宗商品进入“超级周期”的声音开始.........

今年油价或将突破每桶100美元 油价进入超级周期了吗?

对于油价是否又要进入超级循环周期,业界的判断并不一.........

中美齐发力 大宗商品结构性大牛市能坚持多久?

自去年开始的大宗商品牛市目前仍在延续,铁矿石触及九.........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