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世界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即将投运。
图② 4月6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开始注气作业。
图③ 三峡大坝一景。 王轶辰摄
改革开放40年来,能源究竟如何支撑我国经济发展?行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路在何方?就以上问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总量,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如何看待能源消费和我国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性?
肖新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改革开放至新世纪,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本上同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4至0.6区间波动。
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一次能源消费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2003年、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过1.5,表明该时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
“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整体逐渐降低。“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平均为0.59,“十二五”时期为0.45,“十三五”前两年仅为0.3,一次能源消费总体进入低增长阶段,并逐步走向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态势,我国经济也开始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很强,总体在0.8至1.0之间,表明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相对于一次能源消费的支持作用、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作用均显著增强。
记者: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肖新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消除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三大核心问题。一是安全发展问题。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除了要增强国内供应保障外,增加海外能源资源供应成了必然选择。如何保障能源进口安全是长期挑战。
二是清洁发展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度依赖煤炭的粗放低效发展方式,不仅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如何实现能源清洁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
三是低碳发展问题。201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55亿吨,其中我国高达97.6亿吨,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燃煤贡献了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决这三大问题,需要国家在推动能源革命过程中,针对问题紧迫程度,采取相应策略性手段和措施。今后10年,尤其是“十三五”“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推动实现清洁发展。
记者: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兴起,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肖新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超前研究个体化、普泛化、自主化的自能源体系相关技术”,这是官方文件中首次提出“自能源体系”。
所谓自能源体系,就是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使得未来每一个单体都既是能源生产者,也是能源消费者;能源传输像信息传输一样便捷、经济和适用。
可以设想未来能源应用的一个场景:人在户外运动时,他的衣服、帽子甚至体表涂的防晒霜都可以自动吸收运动产生的热量,以及光照、微风吹过的能量等,并自动收集储存。这些能源可以给智能设备(如手机、人机辅助设备)充电、给关节热敷治疗,也可以与外界交易等。
在自能源体系中,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开发利用层面最宽广的方式,绿色低碳可持续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